哈尔滨将为国内外来宾提供暖心便捷金融服务
本报22日讯(记者董盈)第九届亚冬会将为国内外来宾提供哪些暖心便捷的金融支付服务?在22日举行的哈尔滨亚冬会主新闻发言人亮相暨整体筹备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哈尔滨亚冬会主新闻发言人张海华对此作出回答。
“我们围绕宾客‘食住行游购娱医’等实际需求,构建了支付方式多元、应用场景广泛、运行系统安全的‘2+4+3’金融支付服务保障体系。”张海华说,“2”即统筹赛事侧、城市侧两大场景建设,“4”即提供账户服务、外卡受理、现钞兑换、移动支付四大金融服务,“3”即建立了指挥体系、保障团队、应急管理三大保障机制。
在赛事侧,金融服务实现全面覆盖。中国人民银行黑龙江省分行组织中国银行、哈尔滨银行等金融机构,已完成基础设施、支付环境改造等准备工作。在亚冬会涉赛场馆,布设了13个外币代兑机构、1台外币兑换机和23台自助取款机,场馆内所有消费场景都提供外卡服务。同时,运动员村华旗酒店附近的两个银行网点可以为各类客户群体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此外,我们组建了赛时金融服务工作专班和保障团队,建立了应急处置预案,确保快速、高效、妥善处置系统及设备运行、产品和服务等突发状况。”张海华说。
在城市侧,支付方式更加丰富便捷。全市1300余家银行网点可办理外币兑换业务,5800余家商户可受理外卡刷卡消费,能够满足宾客持卡结算需求。在太平国际机场、中央大街游客集散中心分别布设1台外币兑换机,可提供18种外币现钞兑换。各银行网点向重点商户、出租车发放了总额2.94亿元的零钱包69万余个,进一步优化现金流通环境。
评论